孤獨九劍

孤獨六講

作者:蔣勳

聯合文學出版

 

 

讀後感

其實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並不很清楚蔣勳是誰,只是依稀還記得他好像被電視媒體稱為美學大師,就僅只於此。之過了很多年,我才在誠品的架子上拿起了這本書。

        這本書的內容是轉自蔣勳先生的演講內容所編集而成的一本書,書末還有附上原聲的光碟,聽了之後,才深深了解到為什麼要轉換成書的形式了。

演講時,不管演講者講的再精彩,聽眾們總是很難即時的去思考,因為大部份的精力都花在的這件事上, 要有任何感想也是在聽完演講之後的事了。

也許是這樣,所以才有這本書的誕生吧,畢竟這個議題是需要不斷的思考的。首先,雖然有點制式化,但我還是稍微提一下。


        書中將孤獨分成了六類:情慾、語言、革命、思維、倫理、暴力。
作者對於這六種孤獨說出了他的感想,而我現在寫的,就是作者感想的感想。聽起來繞口,但作者在自序裡也寫了:

『我的對話只是與自己的獨白』

作者在跟自己對話,而我們也藉由作者,嘗試與自己對話。整本書將孤獨分作六類,作者經由他的人生經驗以及他的看法,舉出了許多可能被稱為特立獨行的看法。

『孤獨沒有什麼不好。使孤獨變的不好,是因為你害怕孤獨。』

諸如此類充滿意涵的語句在書中不斷的出現,雖然我讀時每每被其中的文句給震撼到,但我並不想在這舉例。讓人充滿混沌感的,不是書裡的佳句,而是整本書所營造出來的內容。

        我甚至不知道何時該合起這本書,何時才算把它看完。有的書你只會看一遍,有的書值得再三回味,
        但蔣勳先生的孤獨六講、我即使翻到了最後一頁,依然沒有絲毫結束的感覺。

         真正的思考是從讀完書後開始嗎?

        我隨意的翻著,一遍又一遍,這本書的內容與我內心某處產生了一些共鳴,我毫不猶豫把它買了回去,

        現在卻覺得有點自找麻煩。

自找麻煩是一件壞事嗎?

自找麻煩是一件好事嗎?

書中常常提起這種想法,作者不會要你去決定一件事情的結果,而是為什麼會這樣?就跟我們小時候喜歡問東問西一樣。

只是,隨著長大,我們問為什麼的次數越來越少,取而代之的是『好、不好』、『對、不對』、『知不知道?知道!』等諸如此類化繁為簡的對話。或許可以說是社會演變下的結果,但在短暫而頻繁的人際關係中,內心的孤寂猶如一隻怪物般從深處咬出來了。

於是人們害怕、想消滅這種感覺,開始找更多的事來做,但這隻怪物依然靜靜的佇在那裡。

或許牠只是要你摸摸牠而已,或許。

人的情緒想法不停的受環境而左右,我們有時需要一個人好好的思考,在沒有外力的影響下,才能好好整理自己的思緒。你可以把這稱作孤獨。不過孤獨這個詞,在社會觀念裡,似乎不是什麼好詞。

書裡有許多作者的個人經驗,其實我覺得這本書有點像作者的自傳了,我有點欽佩他,畢竟把自己的想法赤裸裸的寫出來,對一般人而言總會有些掙扎,但是作者樂於將他的想法分享,而我也確實也因為他的想法而帶起許多思考。我覺得這是很正面的。

雖然這本書提出了很多對社會與個人不同的思考方向與質疑,但卻一點兒也不偏激,情緒化的言語在這本書內幾乎看不到,他只是很平和的、很理性的在提出一些問題。

也因此,格外的有說服力。

 

 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